临近过年,家家户户都挺忙的,磨豆腐、大扫除、蒸馒头、杀年猪,每天都是热火朝天,小店的生意也到了一年内的高峰期,买糖的,买烟的,买酒的,买瓜子花生的,还有过年走礼的礼包,饼干、柿子饼、花生糖之类。

    晚上小店关门,李秀琴在堂屋里算账,一天的现金流竟有八百多块,当然这不是纯收入,还得减去进货的利润。

    数到最后,李秀琴愉快的叹了口气,“谁能想到呢,开个小店能挣这么多。”

    夏志民乐呵呵的抽着烟,他没有烟瘾,但偶尔高兴的时候会抽一根。

    “咱自己知道就好,可千万别出去说,已经有不少人眼红了。”

    农村除了种地、搞养殖业,没什么其他的收入来源,不管是种地还是养鸡养鸭养猪养鹅,都属于周期长且累人的活,开店多好,自家的房子,除了进货花钱外,没有其他成本,看到夏家小卖部生意那么好,特别是过年期间,顾客往来不绝,连周边几个村都有人来买年货,眼红的人自然是多的,不过是顾及着同乡的情谊,没舍得下脸来抢生意罢了。

    毕竟夏家的小店开在前,再开的就是拾人牙慧,明着摆夏家一道,说三道四也是难免。

    但在绝对的利益面前,面子这种东西很容易被人抛下,就看谁禁不住诱惑起头了。

    要是前一两年,知道别人眼红,李秀琴肯定急的睡不着觉,但现在她已然没了这个想法。

    反正当初开店就是为了挣点钱供孩子上学,现在老大供出来了,工资不少,老二已经大三,还有一年就毕业,学习刻苦每年都拿奖学金,也用不着他们花多少,老三更出息,考大学县里市里就奖励了几千,大学后进了学生会,每个月竟然还有工资拿,也算开了李秀琴的眼,就剩一个小女儿,成绩不赖,考大学肯定不成问题,李秀琴已经想好了,即便小女儿最后考出来的成绩一般,大不了跟老大一样也读个师范,不用学费还包分配,一辈子吃公家饭拿死工资,比村里大部分人都出息,还不用下地干活。

    “放心吧,我还能出去显摆不成?不过是关起门来高兴高兴。”

    姐妹四个闲来无事正玩着纸牌大方时间,听父母说着家长里短的闲话,桌边的煤球炉上炖着一锅猪蹄汤,是今天村长家宰猪送的两根猪蹄,慢火炖一晚明天就能吃。

    说起村长一家,对自家一直很好,不管是当时主动借的三千块,还是后来夏家开小卖部,包括夏志民时不时借个拖拉机去县里进货。

    滴水之恩都该涌泉相报,何况是这么多的恩惠呢。

    直到前阵子李秀琴终于知道了原因,原来村长家是看上大闺女夏禾了,想讨夏禾给他家小儿子做媳妇。

    说实在的,村长家的小子是他们看着长大的,长的不赖,人也不坏,是个挺机灵的小伙儿,但私心里,李秀琴跟夏志民想找个更踏实的女婿。

    夏禾这姑娘没心眼,忒老实,心里装着别人,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对别人好,就看她从小到大照顾妹妹,小小年纪就知道帮父母干活就知道了。

    这么多人中意夏禾,可不仅仅因为夏禾老师的身份,也不仅仅因为她吃公家饭,每个月都有一笔不少的工资收入,娶妻娶贤,这样一个好闺女,合该百家求。

    只是村长家没有直接找人上门提亲,李秀琴也当不懂他们的意思,像今天收了村长家的猪蹄,转头就让夏志民送了几瓶白酒过去,也算有来有往互不相欠。

    平时借拖拉机之类的,也会还些吃的喝的给他家的小孙子。

    所以孩子优秀也有优秀的烦恼,除了小女儿考大学外,家里顶顶担心的就是大女儿的婚事,这是他们第一个女儿,又这么的贴心懂事,一定要擦亮眼睛找个好的。

    都说福临心

    至,前一晚夫妻俩还在发愁大女儿的姻缘,第二天那位刘记者就出现了啊,还是半年前见过的样子,俊俏、斯文、看上去干净又整洁,让人心生好感。

    夏家今天在蒸馒头,刘豫的出现整个夏家都挺惊讶的,夏清最先注意的是大姐的反应,先是眼睛一亮,露出娇羞的笑容,跟着脸红的不好意思看对方。

    而刘记者呢,虽然跟大家打招呼,但眼睛时不时看向大姐那边,因为什么来不言而喻,夏清倒是挺好奇他今天会说什么,比如用什么理由登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