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伯母的父母是宁安人,他们在建国前就牺牲了。

    大伯母的户口迁回宁安,再把家里孩子的户口,全迁到大伯母的户头,还不许他们再姓荀,全改了姓,跟着大伯母姓王。

    这样下来,大伯母就是带着四个孩子的寡妇,且大伯母的父母兄长都是烈士,早已过世的大伯也同样是烈士。

    这样的家庭,到了宁安就是不被照顾,也不会有人特意去为难的。

    现在被斗的只是大伯母的公爹和小叔子,他们之间既不是亲生父女关系,更不是夫妻关系,断绝关系也要更容易。

    荀宁年纪小,可经过最近的事儿,已经懂了爷爷的苦心了。

    大伯母带着孩子和荀家断了关系,这样家里的几个孩子,除了在感觉风向不对就送去当兵的大堂哥荀新天外,余下的最大的才十四,又换了新地方,现在不是在帝都而是在宁安,反倒也安稳一些了。

    像在帝都,荀宁他们几个孩子,一定是会被波及的,要么被人斗,要么就得跟着同学去斗别人。

    现在他们换了城市,因为停课,也没有转校,没有认识什么新的同学,这才得以躲在家里,而不是跟着大流去□□,去串联。

    他们心里知道发生了什么,尤其是荀宁,他现在得时刻记着他不再是荀宁了。

    他也不能说他是荀家老二的儿子,得说他是荀家早已经牺牲的老大的小儿子。

    他跟着大伯母,得叫大伯母妈而不是伯母。

    就是有那些人找上门来了,他也得咬死自己是王宁。

    在迁户口的时候,他已经彻底从荀宁变成了王宁。

    那些人如果问起来爷爷和爸爸,他也要说不知道,说他没有爷爷,没有爸爸,说和爷爷早已经断绝了关系,和二叔,也断绝了关系。

    他知道家里把他的户口弄成大伯母的儿子这并不容易,还是在时间那么紧迫的情况下。

    要知道在那个时候,连荀宁他自己的亲妈都背叛了荀家。

    从离开帝都,荀宁每天都在担心爸爸,担心爷爷。

    可他不能说出来,他知道,爷爷为了能让他们这些孩子安稳的生活,费了多少的心血。

    他更知道,能让大伯母这个和爷爷情同父女的人选择了断绝关系,大伯母她为的不是她自己,为的是他们这些小的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他们这些人拖累,以大伯母的性格,她宁可跟着爷爷一起吃苦,也绝不会和爷爷断绝关系。

    对荀宁来说,他能做的太少太少了,他只有好好的过日子,好好的长大。

    等他长成一个大人了,才可能会有帮助爷爷爸爸的能力。

    现在,他要做的就是慢慢的融入到现在的环境里,然后力所能及的去做一些事情。。

    就像乔娇娇一家,他们愿意给他们一家帮助,还愿意把房子租给他们家的,这都是要记着恩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