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求收藏!求推荐!)
难道是“鱼与熊掌,不可兼得”?
难道这也是一种平衡?
难道这就是鸿钧老祖,在三个徒弟之间,找到的平衡?
有人又说,如果这是一种平衡,那么老聃又怎么说呢?
老聃怎么算?
老聃连个徒弟都没有,也不顾自己多年来提倡的“清静无为”了,愣是瞎参与到阐、截两教的火拼中去,平白无故与三师弟翻脸成仇,岂不是“咸吃萝卜淡操心”,无事闲得慌啊!
但这个结论,很快就被另外的说法轻易否决了。
对立的观点是,老子不但不是“咸吃萝卜淡操心”,反而做的最聪明!并称,由此可以看出,老聃这位大师兄,不但修为在三人中是最高的,而且其智慧也无人能及!
为什么这样说呢?
持此观点的一派认为,老子修为通天,其实已经与鸿钧老祖不分轩轾了,或者说彼时鸿钧老祖也拿老子无可奈何了。
但鸿钧老祖代表天道,一呼百应,老子限于名分,也不敢公然与鸿钧老祖作对而已。
不过,老子不敢公然与鸿钧老祖作对,不代表鸿钧老祖就不找老子的麻烦,对吧?
如果实力过强,尾大不掉,那也会遭到鸿钧老祖的猜忌的!
老子深明此理,掐指一算,已知师弟们的势力发展过快过猛,不但招致了天庭的嫉恨,就是鸿钧老师这个天道的化身,也暗暗头痛不已!
老子不入红尘很多年,旁观者清,当然能看得穿鸿钧老师的心思,并轻而易举地洞悉了鸿钧老祖策划“三教签押封神榜”的真正企图。
所以,老子索性反其道而行之,连徒弟也不收了,并屈意配合鸿钧老祖的图谋,让阐、截两教积小怨为大怨,积小仇为大恨,矛盾越闹越大,他再火上浇油,最后阐、截两教互相火拼,想不玩完都不成了!
这不,截教完了,阐教的十二金仙也被削去顶上三花,数千年道行一旦弃之,实力损失之大,简直不可以道里计!
挨不了多久,阐教也土崩瓦解了。
“嘿嘿,你以为就鸿钧老祖忌讳阐、截两教尾大不掉啊?其实老子也很忌讳的!”
某一另类的观点,如此总结道。
要知道,封神大战之后,阐、截两教势力相继崩盘,实乃老子意料之中并且很乐见的事情!
而老子名下的“道教”,却安然存在,并在仙界大战之后,缓慢发展起来,其门下弟子“八仙”,渐渐崭露头角。
这就叫做“看得准时机、相机行事”,哈哈!
不能不说,老子此人,有一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