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夜即将来临,今年的边关由于刀剑的争斗和鲜血的浸染,比之往年更加寒冷,边关的寒意顺着千里传音的信鸽的翅膀吹入了京城。
一封又一封沾染着鲜血的军令传入了皇宫,从此石沉大海,再不见从宫中传出一星半点的消息。
自此,京城上下,人心惶惶,上至百官,下至平头百姓,纷纷夹起尾巴做人,不敢再闹出半点风浪来。
苏耀欲纳青楼姑娘凌白月为平妻的事情就这样烟消云散了。
夜府中的氛围尤为的紧张,旁人不知内情,不明就里,夜府的两位主子却是眼明心亮,私下偷偷送往夜府的书信已经断了两个月了,边关必然是出了不得了的大变故了。
就这样,人心惶惶了数十日,一道皇后娘娘的懿旨乘着传旨太监的快马加鞭赶到了苏府门前,也不等到苏夫人焚香沐浴带领众人三跪九叩之后,就这样在苏府的门前大剌剌的宣扬开来。
传旨太监特有的尖利嗓音刺得人耳膜生疼,“奉天承运,皇后诏曰,苏家子苏耀品行不端,不敬皇家,苏母约束不力,教养不当,着苏府上下闭门思过,不得惹是生非。钦此!”
这个旨意来的突然又奇怪,虽然在苏耀的爷爷辈时在朝堂上还有几分话语权,但随着苏耀父亲的英年早逝,苏府一家早就逐渐淡出了皇家的视线,也就靠着和夜将军的几分交情和苏耀尚可的才情,才没有完全退出京城的交际圈。
在这样一个紧张的节骨眼上,皇后娘娘怎么会突然关心起苏府的事情来,还是这样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旨意。
大臣们对着这个旨意彼此试探,彼此猜测,彼此商量,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只有大皇子在一日酒楼酣醉之时,透露了口风,“边关军情危急,这都是为了宽慰夜将军的心!”
是呀,夜将军的女儿在这来回变动的婚事上吃了亏,夜将军一时心急,在边关方寸大乱,于是皇家为了给夜府一个交代,这才有了皇后娘娘这一道不伦不类的懿旨。
这样的猜测虽然荒诞不经,但是又处处都对的上当今的风向,一时间,人人都觉得自己窥见了事情的真相,大街小巷,文人士子,官人莽夫,都对着苏耀大加批判,口诛笔伐,以此来宽慰自己一颗惶惶不安的心。
获得了泼妇骂街一样快感的人们,不知道的是,皇后娘娘在派出懿旨的同时,身边的精干嬷嬷也带着一顶小轿出了宫门。
懿旨快马加鞭地赶往了苏府,一路上高声宣扬,人尽皆知,小轿却一路悄声快行,无人知晓的迈入了夜将军府。
这已经不是夜夫人和夜心墨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景了,夜心墨扶着青璇的手,不紧不慢地朝着小轿内走去。
却被精干嬷嬷拦下,皮笑肉不笑。
“小郡主稍慢,您的身份还不够。”
夜心墨忍住气。
“嬷嬷的意思是?”
精干嬷嬷的眼睛里闪着精光,朝着夜夫人一个欠身,不言不语,意思却十分明确。
夜心墨勃然大怒,拦在母亲身前,语气十分坚定:
“母亲身体不好,禁不住折腾,百善孝为先,什么事情我都可以做自己的主了!”
精干嬷嬷风浪不动,语气沉稳:
“小郡主当然可以做自己的主,但是将军府终究还是要府中主母来说话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