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菜文学>玄幻>周鸿炜简介 > 第三十一章 谁干的?
    “祢衡一狂生🄼🂶尔,不足为虑,🂋🍏🇃德祖足以应付。”张纮不以为然,抚着胡须,从容说道:“德祖担心的是将来,正如辕固生与黄生当年所议。大王怎么看这个🏑🙜🋋问题?”

    孙策会意🗁😦🃤,不由得莞尔一笑,手指轻叩大腿,沉吟片刻。“张相,我最近也在考虑这件事,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,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张纮眉梢微挑,有些莫名的紧张。“愿闻大王高见🖍。🐻”

    “人有寿命,朝有气数,其实都是很自然的情况。人老了,就应该怡养天年,不能栈。朝的气数终了,也该坦🂭👿然退出,不是坚持就能坚持得住的。我孙氏若有幸为天下之主,传国数百年,足矣。当然了,数百年之后,我们都看不到了,但是我们可以留下一个制度,一步步的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样的制度?”

    “君臣制衡。”

    “君臣制衡?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孙策打量着张纮,从容说道:“天下越来越大,事务越来越繁,人力却有时而穷,君也是人,精力有限,难免犯错,权力过于集中,惰🏈😄政者固然大权旁落,为近臣左右,勤政者亦难长久,不免倦怠。这君臣之间还是应该有所区别,分清主🆌🎊次。我打算建立一个制度,让君臣各得其所,保持平衡,既不能出现为所欲为的暴君,也不能出现肆意妄📨🝘🋟为的权臣。”

    张纮品味了一番,眉宇间露出喜色。“老子云:胜🖍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大王能🊫📕这么想,孙氏🂡🐙⛺传国数百年应该不难。”

    孙策也笑了。让他放弃权力,现在就做个虚君,那是不现实的,也不可能,可是留下一个制度,缓缓的退,以百年为跨度,逐步让出大部分君权,直到最后形成🙓🉿虚君的制度🜕🁽,那还是有可能的。况且以他所知,如果实行君主集权,一个朝代♴🌥也就两三百年,真正辉煌不过百年,剩下的都是垃圾时间,与其最后被人用武力推翻,还不如做个虚君呢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现🄼🂶在都是想象,真正要实行至少要等到天下太平以后。他大可以慢慢来,等自己想做的、该做的都做完了,七老八十了再立下遗嘱,定个大方向,甚至迈出第一步,带着一世英名含笑离世。

    “知易行难,我现在也📎只是有个方向,具体怎么做,还需要张相与诸位贤士斟酌。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乃天下人之天下,君为元首,臣为肱股,君臣并力,方能天下大治。此千秋功业,当与诸君共成之。”

    张纮喜不自💖👴🍄胜。“大王所言,臣⚝所愿也,敢不从命。”

    “比如说,眼下就🉎🆈🍢有一个想法,正好与张🁻🊾🕼相商量。”

    “大王请说。”

    “不论贤愚,人都有老的时候,年齿增多,体力难免盛极而衰。张相正当壮年,还可以从容应付,再过二十🏺年恐怕就没这样的精力了。我想着,当有一个年限,过了这个年限就当致仕养老,比如六十,或者六十五,到了这个年龄,不论是否康健都必须致仕。弱者可以休养,🐣🁪康健者也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,在仕途外寻一些乐趣。”

    张纮躬身说道:“大王所谋深远,臣望尘莫及。臣以为此计可行。到时就致仕,免生贪念,也免得同僚心急,两其美。臣以为六十五太晚了,还是六十比较好。花甲之年,还有些体力,或是读书治学,或是四处游历,都是可以的。大王🁛,臣🝦🍛🈮斗胆,敢请自臣始。”

    孙策大笑。他就知道张纮会这🂋🍏🇃么说。张纮今年四十七,已经是首相,六十岁退休,他还可以做十三年。一个人做十三年宰相,这已经是难得的际遇,多五🂸年对他来说并不重要。虞翻比他小十一岁,他退休之后,虞翻还可以做十年首相。虞翻的接任者就没这样的运气了,除了像他们这样的从龙之臣,普通官员要想步步升迁到首相这个位置,至少要五十以后。

    从朝政的角度来说,能在五十五岁以前升到首🌃☃相的绝对是才华过人的精英,这样🊫📕的人足以担得起首相的重任。

    “六十还是六十五,可以以后再定,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。🙺🏛🚰”孙策抚着张纮的手臂。“臣如此,君亦如是,人生七十古来稀,七十岁不仅体力不济,头脑怕是也糊涂了,不堪为元首,我想着六十五岁退位,让太子登基,应该不算晚。张相觉得呢?”

    张纮🌜⛦🜭愣住了,眼睛🉎🆈🍢瞪得溜圆,盯着孙策看了半晌。“大王,刚才说什么?”

    “张相,没听错。”孙策拍拍张纮的手,微微🌃☃一笑。“天子🙺🏛🚰六十五,太子当在四十上下,年富力强,再不让他登基,岂不是逼🄈🞴😓他弑君父?与其父子相忌,倒不如立个规矩,大家心安,说对吧?”

    张纮听得🗁😦🃤清楚,惊讶不已。如果说孙🚋👷策刚才说大臣要有致仕年限还有旧例可循的话,那他定下天子六十五退位的规矩,那就是前所未有的创见了。自有天子以来,从来没有天子到了年龄就退位的事,即使是传说⛋中的舜帝都没有这么做,只有尧做到了,而且尧是做了九十年天子后才让位于舜的,如果属实,那时候已经一百多岁了。

    孙策🌜⛦🜭有这样的气度,岂不是比尧更圣明🗗🛮?张纮又惊又喜,向后退了一步,敛容肃立,大礼参拜。

    “大王英明,虽尧舜不能过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