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菜文学>都市>重生之最强王爷 > 第九十二章 回归
    看着玛尔巴已经咽气,赵承琰轻叹了一声,抛开双方立场不谈,他非常佩服玛尔巴,百年时间潜心佛法和武功,是个人才,如果不是双方的立场天生对立,他很愿意和他交个朋友。

    从玛尔巴的僧袍中找出一本书,正是“三脉九轮金刚神功”的手抄本,这部神功本就是玛尔巴所创,所以他身上的这本就是他精心保留的原作。赵承琰之所以拿这本书就是因为这部神功还是非常厉害的,虽然对上赵承琰不算什么,但是在江湖中绝对是一等一的绝世神功。

    他打算用这部神功在适当的时候当个诱饵,也许会有不错的效果。来到八宝如意塔的塔顶,赵承琰坐在塔顶上向四周观看,只见四周黑压压的建筑群一座挨着一座,连绵不绝。在前山有一处特别巨大的建筑,那里是大经堂,是整个托克托大昭寺僧人日常诵经朝拜的地方,而且里面还有一个巨大的藏经楼。

    赵承琰将下个目标定在那里,身影闪动,如同一只狸猫轻快的在屋顶上穿梭,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大经堂的上方,四处观瞧,大经堂是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,是托克托大昭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。拥有168根大柱的大型经堂,它是寺院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,堂内设有佛团垫,可供千馀喇嘛集体打座诵经。

    内部陈设非常考究,饰有黄、红、绿、蓝、白五色的幡、帏和各式天花藻井,满堂林立;还有珍贵的大型堆绣挂佛、刺绣佛;梁檐上绘有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,彩画细腻生动。殿内大柱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,整个经堂五彩缤纷,富丽堂皇。

    在1千多平方米的屋面上,按照宗教法制和北疆传统艺术、装有铜制镏金的金鹿、各式金幢、宝瓶、宝塔、宝伞和倒钟等,把一个单调的草泥平顶打扮得绚丽多彩。远眺平顶,金碧辉煌,给人以威严之感。

    看了一会儿,赵承琰闪身来到藏经楼上,这是一座五层的建筑,面积之大仅次于大经堂,这里存放着数万册佛经和武学典籍,可以说这里才是北疆武学的核心要地。

    赵承琰用神识扫过一遍,僧人们都已经回去就寝,这里现在没有人,可能因为托克托大昭寺自建成之始就从没有人能到寺内捣乱,所以这么重要的地方都没有人守卫。只见他从魂珠空间里拿出大桶的火油,从藏经楼的屋顶开始往下浇,然后来到藏经楼的五层,进入屋内,里面是一排一排的书架,随意的翻了翻几本书,都是一些佛经典籍,赵承琰没什么兴趣,取出火油将楼内到满,然后又来到下面一层。

    就这样一层一层的转下来,将还能看上眼的武学秘籍收到自己的空间里,然后把楼内到上火油,就这样足足用了十几大桶的火油才堪堪将楼内到满。

    来到院中,取了一个照明的火把,想象着这里的僧人看见藏经楼着火后鬼哭狼嚎的样子,赵承琰的嘴角就泛起来坏笑,然后将火把一扔,顿时火苗顺着火油迅速的燃烧起来,不一会儿一层就被完全点燃了。

    赵承琰看见火光已经冲天而起,怕僧人们能扑灭,就又往二楼三楼扔了几个火把,顿时,这两层也开始燃烧起来。这时冲天的火光已经引起了巡夜僧人的注意,远处隐隐约约的传来喊叫声。

    赵承琰拍拍手,闪身上了大经堂屋顶,虽然这里离藏经楼还有些距离,但是阵阵的热浪已经扑面而来,强烈的热气让人睁不开眼睛。

    这时有部分离的近的僧人已经赶到,看见藏经楼燃起大火全都撕心裂肺的的大喊起来,然后到处寻找水源来灭火。赵承琰笑呵呵的看着僧人们手忙脚乱的灭火,这个时候的藏经楼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篝火,普通僧众连靠近都不能,更别说灭火了,只有一些有功夫的僧人才能硬抗着靠近一些,但是他们用水桶提来的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,一点用都没有。

    见已经不可能将火灭掉了,赵承琰施展身法如同一缕青烟离开了托克托大昭寺,来到后山的山顶上,回头望去,燃烧的藏经楼如同一盏巨大的明灯在黑夜里格外耀眼,就算离的数十里外都清晰可见。

    而且似乎火势还蔓延到了周边的地方,不少地方都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火苗,整个寺院已经是一片沸腾,无数的僧人正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火场周围去救火,赵承琰看着火灾引发的效果,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。这次先收点利息,下次再来就是整个大昭寺覆灭之时。

    想罢多时,身影一晃踪迹不见。

    三天后,在黄河北岸土默川平原上,一匹白色的骏马飞驰而过。

    骑在独角万里云背上的赵承琰,此时是一副惬意的神情,这次来草原的目的都已经基本达成,剩下的就是回大同府调查走私一案了,然后借着冬季将边界附近的草原部落清扫一遍,这样来慢慢扩大大魏在草原上的势力。

    他准备先走丰州城进入大魏国境,然后回晋阳面见永康帝将这次草原行动的具体情况向皇帝报告一番,然后将自己的下一步打算和永康帝商量一下,毕竟还有不少事情需要皇帝的首肯才行,例如出兵草原。

    丰州城离他现在的位置并不很远,两天后他就到达了这里。丰州城坐落在大青山南面的大黑河北岸的冲积平川上,全城平面略呈正方形,南北方向,东西宽约二里,南北长约一里半,城墙外侧都加筑有马面,两马面间距离约为百丈左右。

    自东、南、西三面城门和北墙中部起,各有一条大街宣通至城中央,将全城划分为4个坊区,分别名为东北坊、东南坊、西南坊和西北坊。按照方位分别名为东街、南街、西街、北街。官署、市肆、作坊、庙宇和民居都分散在各个坊内。

    来到城外的小山坡上,举目观瞧只见城头飘扬着无数大魏的旗帜,城头上军兵密布,一副戒备森严的样子。